苏伟:中国的能源转型要“先立后破”

发布时间:2024-10-12 22:12:04 来源: sp20241012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霍思伊

  发于2024.1.8总第112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3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发布了最终协议《阿联酋共识》,明确提出各国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统中转型摆脱化石燃料”。

  这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以来,首次在全球性共识中触及“化石燃料”这一关键问题。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长、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宣布了这项决议。

  人类自此真正开启了摆脱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之路。在“转型脱化”时代,中国将如何继续行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何统筹,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如何确定,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的当下和未来是怎样的?围绕这些问题,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近日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他透露,化石燃料是COP28最核心、也是最难谈判的一个议题,谈判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中美和主席国进行了当面沟通,对最终文本提出建议。在他看来,“转型脱化”意味着人类未来总归要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中国的能源转型要稳妥有序推进,要“先立后破”。

  全球进入化石燃料“转型脱化”时代

  中国新闻周刊:和以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相比,请评价一下COP28的意义和重要性,COP28是否成功?

  苏伟:我认为COP28是2015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缔约方大会,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众所周知,《巴黎协定》确立的温度控制总体目标是: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控制在2℃以内,争取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各国通过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落实该目标。COP28最核心的议题,就是对各国自主贡献的落实情况进行第一次全球盘点,看看各国自主贡献的总体进展如何,存在哪些困难、挑战和差距,下一步应当如何强化行动。所以,COP28成功与否,关键看全球盘点进行得如何。

  从最终结果看,虽然过程跌宕起伏,但各方最终还是就全球盘点达成了一个“不错的结果”。这并非大家都十分满意的结果,但至少是可接受的结果,好于预期。可以说,COP28完成了其使命,为下一步继续推进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奠定了基础。

  同时,COP28也是《巴黎协定》签署以来规模最大、议题最难的一次气候大会。会场上,围绕化石能源、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核心问题的争论比较激烈,特别是在前期谈判过程中,各方立场对立得比较厉害。最后能达成这样的成果,一方面,是各方都做出了最大努力;另一方面,阿联酋作为主席国在协调、把握会议进程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花了大量时间去沟通和组织对话。总体而言,这次COP28的组织是比较成功的,对于提升阿联酋的国际形象有积极影响。

  中国新闻周刊:会场上争论最激烈、最难的议题是哪一点?最终各方是如何达成共识的?

  苏伟:化石燃料是最核心、也是最难谈判的议题,围绕这一点,会场上有三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80%以上来自化石燃料排放,因此,减缓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淘汰化石燃料。第二种观点认为,从现实角度看,即使实现了碳中和与净零排放,完全淘汰化石燃料依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目标应当是“逐步减少(phase down)”而非“淘汰(phase out)”。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对气候危机要解决的是排放问题,而不是要针对特定的能源品种,重点在减排,而不是去淘汰某具体能源品种。此外,中美《阳光之乡声明》形成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