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文博)从“腰间时尚”品古人风雅与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24-11-05 14:59:1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社 长春11月21日电 题:从“腰间时尚”品古人风雅与社会变迁

  作者 李丹

  如果穿越回古代,或许你可以通过古人腰间的带具,判断其所在朝代和身份家世。

  正在吉林长春举办的“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中,百余件带具文物展现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这些功能类似于今日腰带扣的文物,兼具实用与风雅,其在数千年间的变迁也见证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

10月31日,吉林长春,在“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中,市民正在观赏展出的银鎏金花树鸾凤带銙。 刘栋 摄

  吉林省博物院历史部工作人员刘肖睿介绍,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古代贵族和官员常在腰间束一条绅带(宽大丝带)以示身份,绅带之内包裹着革带(皮制衣带)。及至春秋,原本藏于绅带之内的革带逐渐外露,并独立使用。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带钩的发展。

  作为革带的连接物,带钩受到古代贵族阶层追捧,其材质主要有金、银、铜、铁、玉、玛瑙等。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首次出现玉带钩。”刘肖睿告诉记者,吉林省发现的时代较早的带钩为战国带钩,汉代是带钩使用的鼎盛期。在吉林省,汉夫余时期带钩存世量最多,其中“丙午神钩”最为精美。

10月31日,在“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中,市民正在拍摄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刘栋 摄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院之宝”,1981年出土于吉林省榆树县刘家乡福利村,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其长15.7厘米,通体错金银,钩体正面雕着一位鸟喙神人,两眼镶嵌蓝色宝石,额镶一水滴状绿松石。“神人”头部朝下,伸出双手,将一条大鱼搂抱在怀,作要吞食状。大鱼可上下活动,通体以金银丝填成鳞片,背面有错金篆书铭文——“丙午神钩 君必高迁”。

  “此类带钩由龙首或兽首、凤鸟以及鱼纹构成,有着辟邪压胜、避兵祈福,以及接近神灵、飞升成仙的寓意,带钩上‘口含珠’‘手抱鱼’等造形有祈求成功胜利的寓意。”刘肖睿说,东汉晚期较为动荡,这类带钩的设计表达了人们躲避灾难、期望更好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从文献来看,夫余与中原王朝关系较为紧密,‘丙午神钩’很可能是中原王朝赐予夫余贵族的礼物。”

  魏晋时期,带钩被系束更为牢固的带扣和带鐍所替代,西晋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其使用的蹀躞带为中原人所接受。至隋、唐初时,蹀躞带受贵族青睐,愈发流行。

  “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促进了服饰制度的变革,蹀躞带成为唐代主流腰带款式。”刘肖睿说。

  蹀躞,本是用来拴绑匕首、针筒、囊袋、磨刀石等杂物的带子,束之便于乘骑,传入中原后为汉人所接受,成为常服必备束具之一。蹀躞带,由带扣、带鞓、带銙、蹀躞、铊尾组成。中晚唐时期,受定居生活习惯影响,蹀躞带渐渐简化为銙带(装饰着“銙”的腰带)。

“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中的嵌绿松石金带銙。 刘栋 摄

  吉林省博物院院藏的一件嵌绿松石金带銙,1971年出土于吉林延边和龙县,推测是唐中央政府赐予渤海贵族的礼品。渤海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一。据史料记载,唐王朝曾多次赐“紫袍金带”给渤海王室贵族。

  这件带銙共有18块组件,纯金制成,镶嵌有绿松石和水晶珠,随着岁月流逝,多数绿松石已脱落。“其纹饰风格充分体现了唐文化的贵重华美。”刘肖睿介绍说,銙带在唐代与礼制融合,銙的不同质地和数量象征不同等级,这种服饰制度一直沿用至明代,并在明代达到巅峰。

  对于带銙的质地,唐初曾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用玉銙或金銙,四、五品用金銙,六、七品用银銙。数量上,最高级的十三銙,为三品以上大臣所用。

清代,带钩的实用性减弱、赏玩性增强,表达“苍龙教子”寓意的带钩甚为流行。图为展览中的一组清代玉带钩。  刘栋 摄

  到了清代,结合满族生活习惯,“腰带”替代銙带,用色彩和配饰来标示等级。而带钩的实用功能减退,渐成赏玩之器。

  “带具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映照。”刘肖睿说,古人的“腰间时尚”既是风雅,也是社会变革、民族交流融合的见证。(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