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06:08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网 三明7月10日电(记者 袁秀月)“广东有早茶,我们泰宁有晚茶。俗话说,晚茶一盅,全身疏通。”7月7日,正值盛夏傍晚,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名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梁垂兴向 中新网 记者介绍起泰宁的晚茶文化。
泰宁地处闽赣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县城四周丘陵环绕。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形位置,一到夏季,在傍晚时分热量不易散去,于是人们常聚集在溪边纳凉吹风。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渐渐有摊贩在溪边支起铺子,为纳凉的人们提供茶酒餐食。
这种休闲方式很快在泰宁掀起夜市茶点经营热潮,并逐渐融入泰宁人的生活中,当地人称之为“吃晚茶”。
图为泰宁古城。袁秀月 摄“现在泰宁晚茶已经和金湖鱼城、烟火宋潮等成为泰宁的几大夜色经济品牌,成为泰宁夜间出玩的重要打卡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梁垂兴告诉记者,每到夜晚,泰宁的小吃街和各色店铺、摊位都人潮涌动。
烟火气撬动夜经济。2023年,泰宁全县游客接待量89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泰宁古城还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泰宁正焕发新的活力。而这背后,是老区泰宁对“旅游兴县”道路20余年的坚持和践行。
泰宁是全国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中央苏区向东挺进的门户,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美誉,拥有水上丹霞等旅游资源,但也曾一度是欠发达山区。
“近年来,我们努力打造具有泰宁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泰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廖海林表示,多年来泰宁一直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把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融山水风光游、民俗非遗文化游、田园乡村游、研学文创游等为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这些年来,村民的钱袋子变鼓了,干劲更足了。
图为大金湖。袁秀月 摄梅口乡水际村位于泰宁知名景点——大金湖之畔,1980年,泰宁县建设大金湖池潭大坝,关闸蓄水,村民就地从山谷平地搬上半山腰重建。地没了,山林少了,水际村成为省定贫困村。
村民收入靠什么?水际村工作人员介绍,有次,几名外地游客来水际村游玩,他们要到湖对岸的甘露寺上香,因此雇佣了当地的渔民和渔船,报酬是一人两块钱,这让当时的水际村党支部书记意识到旅游发展的可行性。随后水际村人开始投身旅游,开启依托旅游脱贫的道路。
金湖联村党总支支部书记汤文娟表示,2004年以来,水际村组建渔业协会、家庭旅馆协会、游船协会“三大协会”,走出了一条“协会+公司+农户”的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路子。
同时,“三大协会”以担保贷款、收益抵扣等方式解决贫困户股金问题,提供船员、渔业捕捞员、宾馆服务员、库湾管护员等就业岗位,并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由此带动全村及库区周边乡村2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昔日的贫困村,成为“户户搞旅游、家家住别墅、人人好日子”的小康村。
图为大金湖畔的渔船。袁秀月 摄这样的例子,在泰宁还有很多。例如2023年,上青乡崇际村村财收入60.9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较1999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3年,泰宁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7%,增幅居三明市第一。
梁垂兴告诉记者,目前泰宁古城正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他看来,这是以申报促保护、促发展、促活化、促利用。
“我们泰宁有两碗饭,一个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大自然资源,一个是老祖宗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吃好这两碗饭,任重而道远。”(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