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的语言艺术及文学演变

发布时间:2024-11-11 12:05:32 来源: sp20241111

先秦时期,隐语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语言游戏,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颇为流行,尤以齐楚两地为盛。当时甚至还有专书以供查阅,据刘向《新序》载,有人“以隐问”,齐宣王“立发隐书而读之”。《汉志》“诗赋略”载有“隐书十八篇”,可惜均已亡佚。据刘向解释,隐书收录的是一些对谈性的语段,参与一方“疑其言以相问”,故意隐约其词向对方发问,对者一边思索猜测,一边描述应答。隐语的话题无所不包,但双方都是暗示,并不明言,故隐语游戏是智力和语言的较量。

用语言捉迷藏

隐语目的是委婉表达,可谓用语言来捉迷藏。刘勰总结为“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隐约的言辞来暗藏某种意思,用曲折的譬喻来暗指某件事物。因此,隐语有明显的“体物”特征,交流双方常常要变换角度描摹,隐讳提示,曲为渲染。如楚庄王为政三年毫无作为,大臣看不过,遂以隐语进谏:“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默)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好隐,马上心领神会,答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对方遂止。这则隐语就是先秦时流传甚广的“大鸟之隐”,隐语为双方提供了委婉的交流途径。

先秦隐语目前可见约有十余则,大多如上,暗含讽谏,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当然是史家筛选的结果。从实际使用情况看,隐语更多当为纯粹的语言游戏,娱乐性是它得以进入宫廷的首要原因。之所以能介入政治生活,也是因蒙着游戏的面纱,交流进谏显得比较含蓄而已。

早期纯粹属游戏性质的隐语几乎没有保留下来,倒是汉代以后有些记载可以让我们看到这种游戏的妙处。比如,《太平广记》记载汉武帝身边幸倡郭舍人和东方朔就常以隐谜逗趣,争胜邀宠。一次二人于帝前游戏,郭舍人率先发难,约定赏罚:“臣愿问朔一事,朔得,臣愿榜百。朔穷,臣当赐帛。”遂抛出谜面:“客来东方,歌讴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被创。是何物也?”东方朔不假思索,应声辄对:“长喙细身,昼匿夜行。嗜肉恶烟,常所拍扪。臣朔愚憨,名之曰蟁(蚊)。”

如何才能“不说破”

隐语要“隐”,但更要委婉揭示主旨,不能让人彻底摸不着头脑,故常用譬喻。不过细细推究,“喻”和“隐”虽都拐着弯儿地说,目的却完全相反。对此,闻一多分析道:“喻训晓”,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说不明白的尽量说得明白点;而“隐训藏”,是借其他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故意说得不那么明白。如此,才引得人们好奇,努力去猜,方产生机趣。因此,隐语有点像猜谜,但不完全一样。谜语重点是“猜”,一旦猜中,游戏结束。而在隐语游戏中,一方进“隐”,另一方即便猜中(或称射中)也不能“说破”,一定要根据这个谜底创作出另一个谜面,两个谜面指向同一事物,才叫游戏完成。所以,隐语的游戏双方除需足够的机敏智慧外,更要有铺陈描摹的言语能力,方能游刃有余。

戏谑、风趣、诙谐、滑稽等都是娱乐游戏的特征,这也是隐语精神层面的质素,由此也使得隐语具有娱乐、测智、言理、讽谏等多种功能,其“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的用语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想象,说者由此见风趣机智,以旁观对方的懵懂摸索为乐趣。而应对者(包括围观者)出于本能的好奇,也产生寻求答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