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不退!多种病毒叠加!权威解答

发布时间:2024-11-09 09:25:07 来源: sp20241109

  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日前表示,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都是由已知的流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多病源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

  1~4岁人群以流感、鼻病毒为主;

  5~14岁人群以流感、支原体、腺病毒为主;

  15-59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

  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发烧、咳嗽、流鼻涕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立刻去医院?

  日常怎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甲流

  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症状: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潜伏期:为1~3天,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注意: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

  鼻病毒

  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将近半数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

  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

  症状:流涕、喷嚏、咽部不适、鼻塞、咳嗽、咽痛、声音嘶哑、体温不增高或略微增高,容易引起的并发症有鼻窦炎和中耳炎。可与儿童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混合流行感染。

  潜伏期:12小时至5天,一般为48小时。

  传播途径:可经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也可经鼻、喉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间接传播。

  注意:迄今,仍无有效的疫苗预防鼻病毒感染。

  肺炎支原体

  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症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为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发烧以低烧居多,少部分患儿高烧,持续高烧常预示病情重;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炎、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致命。

  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是其主要传染源。

  注意: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患者切忌盲目用药。如果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差、进食困难甚至脱水,需尽快就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

  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

  症状: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会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涕、低烧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

  传播途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如抚摸、亲吻感染者)传播,可以在被污染的桌面、玩具等体外存活好几个小时。

  注意: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对它易感,无法通过疫苗预防。该病毒具有自限性,对于免疫功能发育正常的孩子,出现轻症感染可以做好家庭护理。

  腺病毒

  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容易在幼儿园、学校中暴发流行。

  症状: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酸痛等,临床上可能还会出现咽喉炎、咽结膜热、肺炎等表现。另有部分型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甚至肠套叠。

  潜伏期:一般为2天-21天,平均3天-8天。传染性强,多见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容易感染。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是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其次还包括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传播。若腺病毒污染泳池,还可通过接触或吞入被污染的水传播,引发“泳池热”或“红眼病”。

  注意: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可以不要用药治疗,平时注意休息,多喝水。但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者腺病毒感染症状严重,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来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的病情?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流感是否痊愈,如果症状消失,说明病情已经好转。一旦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医:

  体温≥39℃,并持续24小时以上;

  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加;

  呼吸困难或胸痛;

  口唇紫绀;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惊厥;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如何饮食搭配,

  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首先,合理膳食的重要前提是食物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成人每天要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要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尽量在三餐中合理搭配。鼓励家人共同做饭,有助于饮食多样化。

  第二,确保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采用脂肪相对低的食物和烹调方法。比如清蒸鱼虾、脱脂或者低脂牛奶、里脊肉等,以及去皮的禽类等。另外,三餐均匀分配,每一餐达到25~30克的蛋白摄入量,最有利于我们整体蛋白状况的维护。

  第三,要保证新鲜充足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从量化的角度来说,每日的蔬菜摄入总量应该达到300到500克,而且保证食物多样化,特别是一些深色的蔬菜。比如,番茄、紫甘蓝、绿菜花、胡萝卜、彩椒等。通俗来讲,就是“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

  第四,每天充足饮水。一天尽量饮用1500到2000毫升的饮用水。尽可能选择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不要选择各类含糖的饮料。

  最后,保持健康合理的体重,是维护良好免疫力的重要基础。要做到吃动平衡,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时间。

  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

  怎么吃才能改善病情?

  如果出现进食受限,或者完全不能吃饭,或者虽然能吃饭,但是吃的量比通常明显减少,比如比平时减少了30%甚至50%,已经持续两天,这种情况之下,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口服的肠内营养制剂等。

  同时,对于一些长期的营养不足,或者是长期体重比较低的人群,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要尤其强调优质蛋白质的补充。对于长期素食者,动物性食品摄入量较少,这种情况下,除了前面提到的口服营养补充剂之外,还可以专门添加一些蛋白质的补充制剂。

  如果出现肠道菌群的紊乱,应该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选择一些益生菌、益生元,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情况。

  最后,特别要加强在整个疾病防治过程中的营养监测,包括体重、进食量、水电解质的情况。对于一些老年人,还要特别注意人体成分变化,比如肌肉量,以及一些代谢指标,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日常生活中,

  如何预防感染?

  ↓↓↓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

  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注意手卫生,不乱摸,勤洗手;

  在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个人防护,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转发提醒!

【编辑: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