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宁:不断将苹果“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4-10-31 05:44:16 来源: sp20241031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4】

   “苹果啊,是真的没了,早半个多月就卖完了!”在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当记者走进宁脆苹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时,负责人马旭平正对着电话,耐心地向外地经销商解释。

   “如今这小小苹果,可抢手!”放下电话,马旭平向记者摊开进出货一览表,“你看,今年合作社卖了20多万斤,给35户社员分了近150万元!”

   大宁,海拔高、光照足、温差大,种苹果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多年来,这里的苹果产业却一直不温不火,就在几年前,还陷入了品种老、种植散、管理粗,打不开市场的窘境。

   那么,大宁人是如何摆脱困窘,将宝贵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富民产业的呢?

   科技赋能,打造新优品种,是大宁人率先走出的第一步。

   “大宁苹果的发展,多亏科技加持!”大宁县教育科技局党组成员、科技特派员贺建生,是最早种“宁脆”的人。

   2017年,大宁县科技中心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秦脆”果苗,嫁接到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研发的矮化y-1砧木上。这,才孕育出了本土苹果新品种——“宁脆”。

   贺建生率先试种,没想到,“宁脆”一年就挂了果,第三年就进入了盛果期。

   看着老贺家的苹果树,曲峨镇白村党支部书记冯元明一咬牙,2020年春天,也嫁接栽植了超百亩。“待到上市,我卖出的苹果价格是老品种的3倍,村民们一看,纷纷加入,我们村现在有500多亩‘宁脆’了。”

   “2021年,我们顺势把‘宁脆’确定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大宁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房金平介绍,“如果现有‘宁脆’果树全部挂果,预计到2026年,能为全县人均增收超万元。”

   光有“好果子”还不够,大宁人意识到,还必须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持续促进苹果产业“提档升级”,将“宁脆”打造成“强品牌”。

   “为保证苹果品质,打造苹果品牌,给果农做好种植服务,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房金平告诉记者,他们组织40多位一线专家,编印了《大宁县果树管理技术手册》,通过组建县乡技术服务队,进入全县5个乡镇,将种植服务全面铺开……

   “地里的学问大得很,光靠我们农民单打独斗咋行么!”看着银行卡里刚打进的7万多元,昕水镇白杜村果农马红生喜上眉梢,“在县里的指导下,大伙成立了合作社科学种植,统一信息、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农资、统一价格出售,从种植到销售,少了好多操心事。”

   “大宁手上捏着品牌,我们销售有底气!”大宁乡村e镇的抖音直播间里,负责人王丽娟告诉记者,目前大宁已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领衔团队买断苹果品种权,打造大宁宁脆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并申报了专利品牌“大宁宁脆”。

   有了好果子、强品牌,大宁开始了新布局——把短板补长、把链条拉长,增加苹果的附加值。

   今年春节前夕,“宁脆”卖得断了货!但房金平却居安思危:“要想使苹果真正成为富民的产业,必须进一步完善苹果产业链。”

   为完善苹果产业链,大宁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集储存、分选、包装、交易、电商、冷链物流为一体,晋西南(大宁)水果交易中心正式启用。交易中心引入了国内先进的果品分选线,能通过高标准、智能化分级分选,保障果品质量。

   建设果品储藏库37处,储存能力达76861吨;持续举办“宁脆”销售培训,培训了1200人;建成6个苹果购销网点、设立5个电商端口……把更多价值留在本地和群众。

   春雪过后,科技人员正在地里指导农民为果树修枝剪杈。“大宁县将继续按照‘政府做品牌、企业搞销售、农民抓生产’的思路,形成‘营销牵引,利益驱动’的局面,加快实现‘农业小县’向‘果业大县’转变。”谈及未来,大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贺宝平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刘已粲 杨珏 李建斌)

(责编:梁秋坪、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