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改革开放丨吴晓求: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重点何在?

发布时间:2024-11-10 12:11:45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社 北京12月13日电 题: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重点何在?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中新社 记者 夏宾

  

  改革开放45年,中国经济腾飞离不开金融支持,从监管到机构再到市场,金融业同样走上了“自我革命”道路,在不断突出市场化力量和融入全球金融大舞台的过程中,实现了股权分置改革、利率并轨、汇率改革、全面注册制等多项重大改革。

  金融市场改革难点何在?又该如何融入中国特色?下一步怎样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近日在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称,中国金融模式的选择问题一直是改革中的难点,讨论很多,分歧不少,而推进人民币自由化、国际化是提升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中新社 记者:从您的研究体会来看,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对整体改革开放有何意义?45年的改革开放中,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发挥了哪些突出作用?

  吴晓求:资本市场的设立、发展、改革和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核心内容之一。

  就资本市场而言,从规范市场角度看,起始于深交所、上交所的设立运行,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开启了金融现代化的航程,迄今已有33年历史。具体看,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是两个交易所设立到2000年,这1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摸索初创期,实行的发行制度称之为行政审批制,具有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烙印,由行政手段、行政机构来配置金融资源。

  第二个是进入21世纪后的10年,从行政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引入了部分市场化因素,特别是由专业人员去审核上市公司的材料,让合适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具有重大改革意义。

  第三个是从2019年到现在,进入了真正的注册制时代,市场化改革迎来重要标志,朝着金融资源配置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方向前进,找到了发展资本市场的正确方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逐步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现在有超5000家上市公司和超85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而且在上市公司中,科技型企业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开始在上交所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张亨伟 摄

   中新社 记者: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愈加深入。站在改革开放45周年的节点上,您认为下一步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要在这些领域发力?

  吴晓求:现在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全面市场化改革来临,改革是全方位、全链条式的改革,不仅是发行制度,也包括并购重组、交易制度、信息披露、监管体制、法律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未来在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法治化水平,制定一个和市场化改革、现代化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同时要加大退市机制的作用力度,加大对虚假信息披露、欺诈上市等的处罚力度。

  在法治化基础上,未来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

   中新社 记者:您是中国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生导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