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1:35:15 来源: sp20241110
“我们班夺得战斗班组比武第一,我也贡献了一份力量。”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某连战斗班组比武成绩公布,看着本班高居榜首的骄人战绩,新兵毕伟言语间充满自豪。
目睹此景,很难想象,下连之初,毕伟还是干部骨干一提起就摇头的兵。
班长陈薪存清楚记得,毕伟第一次参加障碍训练,就在过矮墙时摔了一跤。陈薪存刚想起身查看,却被一旁的新兵小沈拉住:“班长,不用管他。”见班长满脸疑惑,小沈悄悄告诉他,毕伟在新兵连时就总琢磨如何逃避训练,不是考核前“生病”,就是训练时“摔伤”。
听了小沈的一番话,陈薪存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训练结束后,他查阅“兵情档案”发现,毕伟入伍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但存在怕苦怕累思想,常常“训练往后躲、公差靠边站”。
通过进一步了解,陈薪存得知,毕伟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他从小跟着爷爷长大。因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毕伟变得既自卑又敏感,与战友相处一直不够融洽。
如何用“大家庭”的温暖弥补“小家庭”的缺失?为帮助毕伟实现思想和作风转变,陈薪存经常找他谈心交心,但收效甚微。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薪存发现,毕伟为大家读报时,发音标准、声音洪亮,便向指导员建议推荐他参加旅里组织的演讲比赛。
“我从来没上过讲台,更别说演讲比赛了……”得知连队考虑推荐自己参赛,毕伟想都没想就打起了“退堂鼓”。陈薪存鼓励他:“事在人为,我们一起努力吧。”
毕伟原以为,自己参赛不过是“陪跑”,但连队干部骨干却十分重视:指导员帮他逐字逐句修改演讲稿、排长帮他四处查阅资料、战友加班加点为他完善课件……更令他感动的是,陈薪存总是细心记录他每次排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在干部骨干和战友的帮助下,毕伟的进步和蜕变清晰可见。演讲比赛结束,毕伟凭借出色表现夺得旅队第三名。
从那以后,战友们发现,毕伟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训练场上总能见到他挥汗如雨的身影,集体活动他也积极参加。他说:“连队干部和身边战友这么信任我、帮助我,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前不久,连队受领了为全旅官兵进行手榴弹投掷课目训练演示的任务,毕伟主动请缨参与筹备工作。
那段时间,陈薪存发现,毕伟总是在学习室忙到很晚才回宿舍睡觉,便好奇地问他到底在忙什么。毕伟的回答带着几分神秘:“班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演示当天,看着训练场上一幅幅生动直观的教学挂图,陈薪存恍然大悟。面对不同障碍物应采取什么投弹姿势、每种投弹姿势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挂图上标注得一清二楚。观摩演示的官兵表示,按图操作可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投掷要领。
上等兵杨浩在前期训练中,对手榴弹投掷的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训练成绩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教练员结合毕伟制作的教学挂图进行讲解示范后,杨浩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训练成绩明显提升。
教学挂图在官兵中广受好评,连队党支部随后对此组织专题研究,探索将“挂图式”训练法推广至刺杀、战场救护、掩体构筑等多个训练课目。一段时间下来,连队训练质量明显提升,不少教练员都夸毕伟脑子活、点子多,这让他信心大增。
“带好兵不容易,但只要掏出真心、付出真情,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毕伟的转变,让陈薪存深化了对带兵的认识。他说,每名战士都是可塑之材,带兵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尊兵、知兵、爱兵的原则,从源头上激发他们努力奋进的内生动力。
近期,毕伟又主动受领了任务,向着新的目标发起冲锋。(杞卫东 杨翊)
(责编:陈羽、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