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增资,中国第三位!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4-11-01 04:03:16 来源: sp20241101

  文/夏宾

  时隔十三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终于再次增资!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8日,IMF宣布正式决定增资50%,总份额资源将达约9600亿美元,而上一次份额改革还是在2010年。

  增资配额如何分给各个主要大国?增资后IMF会有哪些变化?中国的话语权能提高吗?

  美日中出资比例前三,保持不变

  对于此次增资方案,IMF在近日总务会议上确保近93%(按表决权计算)的国家赞成,方案由此通过,而后将在各国的国内程序结束后生效,各国将支付追加出资额。

  从出资比例看,仍保持不变,位居第一的美国为17.4%,日本以6.5%位居第二,中国第三位为6.4%,紧随其后的德国为5.6%。

  此前IMF的增资方案一直未有定论,而此番考虑到要求扩大发言权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增加来自非洲的IMF理事名额的方针,才争取到大多数同意通过协议。

  回看上一轮的2010年的改革方案,有约6%的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份额占比从3.996%升至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也正因上次改革,美国的投票权从16.75%下降,但依旧保持超过15%的重大决策否决权,而中国的投票权则为约6.08%。

  彼时,日本和中国在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方面几乎相同,而2022年中国GDP已是日本的4倍,IMF也透露,考虑到中国等方面的意见,将面向下次增资而启动变更比例的讨论。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表示,出资比例若增加,可以提高中国在IMF的话语权。根据IMF的规则,成员国出资比例决定了其在IMF中的话语权和投票权。之前中国在IMF中拥有6.08%的投票权,出资比例一旦增加,能使得中国的话语权有所提高。

  中国话语权未来能否提升?

  早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48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强调:中方一贯认为,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应实现份额增资和占比调整,体现基金组织以份额为基础的机构性质,并更好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此前接受采访时称:IMF应做出改革,以更好反映过去10年包括中国崛起在内的全球经济变化。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 中新社 国是直通车表示,中国维持或扩大出资比例,以及来自非洲的IMF理事名额增加,都有利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IMF的日常运作中、在推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中,提升代表性、话语权和谈判实力,体现了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应与各经济体的经济地位、金融实力和所做贡献相符的原则。

  同时,也可保证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有效性、合法性、多样性、资金结构和治理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IMF的增资计划,也将显著增强IMF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维护全球金融稳定、防止国际金融系统动荡的重要功能。”庞溟说。

  IMF改革将走向何方?

  “此次增资反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王有鑫认为,一方面,目前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疫情后“东升西降”趋势愈加明显,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活跃度和占比提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需要充分反映国际经济格局中的新变化,以更好地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提升代表性。

  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融资成本较高,各国债务负担加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亟需增资,以补充资源提升对全球和脆弱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持能力,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金融安全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更好地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他直言,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支持中国扩大出资比例符合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大局,最终通过了增资决定,这反映了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各国之间的利益协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秀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为了维护IMF的信誉、合法性和有效性,IMF改革的方向是继续完善份额和治理结构,确保IMF成为以份额为基础、资源充足的国际金融机构。IMF份额改革既要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资源,也应赋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相应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徐秀军指出,从长远来看,对个别国家独享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问题也应进行讨论,避免因个别国家的阻挠而使绝大多数成员推动改革的努力前功尽弃。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