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1:55:22 来源: sp20241109
6月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布不文明行为通报称,主播朱某某因长期利用民宿阳台等处对该中心神树坪基地非展区进行直播,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不久前,游客孙某某、张某、杨某因在该中心神树坪基地发生肢体冲突等行为,严重扰乱园区秩序,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该中心各基地参观。(6月17日《法治日报》)
景区将旅游违规者列入黑名单,或是对严重违规者作出终身禁入或者永久禁入的决定,是推进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和保护名胜古迹等景区景点公物的重要手段。这不但可以对当事人带来惩戒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警醒其他游客。
这些案例被媒体报道以后,也引发了质疑,认为景区对不文明游客采取“终身禁入”过于严厉。《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将9种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规定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前,应经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1年至5年。然而,终身禁入或永久禁入等决定,与暂时性限制不同,用很多网友的话说,就是剥夺了一个人一辈子进入某个景区参观的权利。
很多法律界人士也秉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暂行办法》并没有赋予景区对部分不文明游客采取“终身禁入”的权利。因此,要想对不文明游客起到必要的惩戒作用,同时又不给人以一种“赶尽杀绝”的印象,不妨实行动态管理制度。
为了审慎起见,不应该由景区单方面把游客纳入“终身禁入”,而应该由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共同研判,做出最后的决定。同时要对“终身禁入”的“黑名单”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比如当事游客在几年内没有不文明行为,或者是通过参加景区的一些志愿活动、文明劝导活动,就可以移出“黑名单”,恢复其参观某个景区的权利。
苑广阔
(扬子晚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