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如山 一心为民

发布时间:2024-10-12 22:22:18 来源: sp20241012

  图为鲍卫忠生前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向沧源佤族自治县人大代表汇报执行案款发放情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供图

  倒下前,鲍卫忠正叮嘱同事办理司法救助手续;抢救期间,他的手机响个不停。2021年10月21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鲍卫忠突发疾病,倒在办公桌旁。两天后,因医治无效,年仅45岁的鲍卫忠离开了他无比热爱的司法事业。

  扎根祖国边疆基层法院24年,鲍卫忠始终坚守法治信仰,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为祖国边疆的法治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带领干警踏遍阿佤山村村寨寨,办案里程达上万公里,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烦心事。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在他离开后的这两年里,人们含着悲痛深情怀念,讲述他的故事、追忆他的精神。

  “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

  一张桌子、两个文件柜……鲍卫忠生前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最显眼的就是铁皮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和摞放的笔记本,里面记录最多的是执行案件的信息。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姓名、手机号码,有的记着案号和案款金额。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关心的依然是司法救助的申请情况,在便利贴上重重地写下一个“急”字。

  出生于1976年的鲍卫忠是土生土长的佤族干部。1997年,鲍卫忠调入沧源县法院工作,2015年,工作突出的鲍卫忠担任执行局局长,不久后,“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打响。

  干执行工作,鲍卫忠有自己的一套“规矩”:首次去被执行人家里,只要距离不远,都不穿制服、不开警车。“农村群众看到警车会议论,对被执行人影响不太好,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鲍卫忠说。

  面对执行难题,鲍卫忠的办法就是用耐心“磨案子”,用双脚“跑案子”。“一个小伙子买摩托车欠了7000多块钱,一年多联系不上,我感觉这钱是不是要打水漂了。”车行老板喻云锋回忆,“是鲍卫忠冒雨去找人,路程远,往返得花一整天。来回跑了几次,小伙子分期付款,慢慢把这笔钱还上了。”

  一次,何某到沧源县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强制崔某等人履行68.1万元的债务及利息,案件由鲍卫忠承办。无足额财产的被执行人找到鲍卫忠,请他帮忙跟何某协调用房屋抵债,但何某不同意。初次调解失败,鲍卫忠没有泄气,督促被执行人想办法履行,并多次和何某沟通,最终双方同意调解。

  “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群众家的火塘边、田地里,都留下了鲍卫忠不知疲倦的身影。这看似笨办法,却是鲍卫忠维护法律尊严的坚守,他带着大伙“磨”掉650件积累多年的“钉子案”。

  “只要用心用情,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

  “尽快把司法救助的相关材料报送过去,争取把救助金发给申请人。”这是鲍卫忠生前发送的最后一条信息,其中有他一直牵挂着的一件司法救助案件。

  同事金欣欣没想到,这件事会是鲍卫忠布置给自己的最后一项工作。“案件是两姐妹申请强制执行,因父亲去世后得到一笔补偿款,但奶奶没有把补偿款分给两姐妹。”金欣欣说,由于经济困难,尚在读书、还未成年的两姐妹面临辍学,便申请了强制执行。

  鲍卫忠在调查时发现,被执行人已无财产可供执行,几经考量,他想到了为姐妹俩申请司法救助金。前往勐省镇芒阳村核实情况3次,鲍卫忠认真审核、走访,确保解姐妹俩的燃眉之急。发病当天,他仍不忘叮嘱执行干警核实司法救助申请情况。

  &